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让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发布时间:2024-01-31    来源:丹阳市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丹阳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持之以恒推动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打破高质量发展瓶颈,持续提升产业和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去年,我市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为镇江地区首个。厚重的荣誉彰显了我市在科技发展、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巨大跨越,汇聚起推动全市创新产业加速转型的强大力量。

  翻开我市科技发展的“成绩册”,各项荣誉如“繁星闪耀”: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地区”;市科技局下属丹阳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连续四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获A等级;高新区入选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列入国家首批商标品牌指导站……“创新”已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赶超的“核心引擎”,丹阳正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名城”的华丽蝶变。

  头顶中国首家碳纤维全产业链企业的光环,历经十六载风雨兼程,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勇攀创新之巅,始终把发展基点牢固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上,持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在攻克“卡脖子”难题上取得显著进展和成就。

  “创新精神是我们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科技创新就是我们企业的生命线。”恒神总经理张明感慨道,自成立伊始,恒神就面临碳纤维技术的国际封锁,十余年来在独立创新的道路上苦心孤诣,研发人员接续奋战,锲而不舍推动科技创新。创新成果高产背后离不开恒神真金白银的投入。近几年,恒神每年的研发投入均在1亿元左右。在科技部门的牵线搭桥下,积极拥抱创新的恒神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在科技创新上收获颇丰。据统计,目前企业拥有有效专利共310件,其中发明专利109件,实用新型专利201件。

  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冲刺跑,而是一场久久为功的接力赛。眼下,恒神正着手推进新一代碳纤维研发和工程化制备项目。

  “对于科技局来说,我们的职能定位已经从‘管理’转向了‘服务’。”市科技局局长蔡飞告诉记者,我市正积极探索实施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引导产学研融合创新,赋能企业发展。

  “从产业发展需求来看,我市产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攻关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蔡飞告诉记者,我市将在国家创新型县(市)荣誉的激励下,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攀升工程、科创载体平台提质增效工程、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提升工程、高水平人才雁阵汇聚工程等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把科技创新打造成为丹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创新永无止境是企业的核心发展理念,只有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够更好地为实现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添砖加瓦。”恒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京一直将研发和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首要坚持。

  不仅是新兴的数字人民币,从安全设备到支付安全、身份与隐私保护到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从云认证访问服务、智能设备远程管理到数字化服务、数据安全和区块链技术,可以说,产业创新、技术领先两个关键词贯穿了恒宝股份这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腾飞之路。

  “新时代,恒宝将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应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面向垂直行业提供‘平台+硬件+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持续打造多样化、沉浸式的数字人民币场景生态,为数字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献策献力。”钱京说。

  去年,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市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北京人才工作站、上海飞地孵化器实质运营,已有方奔科技、大亚科技集团、富联通讯、唯益换热器等6家企业与上海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北京人才工作站方面已跟进对接6个高层次人才,通过域外研发的合作新模式,加快创新要素的流动,深化了我市与京、沪高校之间的“双向奔赴”,飞地孵化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在我市科技资金和“政策活水”的涵养下,各类创新主体表现活跃。恒神股份“超高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短程自动铺放关键技术研发”、江苏省(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高热稳定性超细晶钛铝合金及其近净成形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获得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项目和竞争项目立项;冈田精机“大型链式刀库”、可奥熙“超韧光学树脂”、恒宝“数字人民币”3个项目获镇江重大专项立项,全镇江仅5项;明月镜片“近视防控镜片”项目成功立项省成果转化项目,获省拨资金1000万元支持,实现了眼镜产业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预示着全市视光学领域科技创新迈入新阶段。

  “人才政策中,除了数百上千万元的资金资助,符合条件的还将给予最高15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三年内最高1万元每月的薪酬补贴;对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引进的高层次特殊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特别支持。”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利好人才政策相继出台,吸引人才来到丹阳、扎根丹阳,为丹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科技人才支撑。

  2023年,我市高能级平台建设更有成效,鱼跃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工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省级重点专项人才计划,均为镇江市同类项目第一、唯一入选;成功打造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五道口)创新服务驿站暨丹阳(北京)科技人才工作站,促进北京创新资源与我市重点企业靶向对接。高品质人才生态持续向好,先后赴成都、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举办2023招才引智丹阳——西南交通大学专场、2023丹阳市产学研对接交流会暨江苏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丹阳行、北京“四对接”等30余场招才引智活动,不断彰显丹阳“人才优先”的发展理念。

  与此同时,我市还组建高水平专家智库,聘请107位国内外知名的两院院士、业界领军人物、学界专家、资深投资人等,担任我市科技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和决策论证,为丹阳创新型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当前,我市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人才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但是高端人才紧缺、周边发达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顶尖人才留丹难、人才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相对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市将紧扣建设“长三角产才城教融合发展福地”,深耕“丹心惠才凤鸣朝阳”工作品牌,围绕生态、计划、平台、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发展新格局,靶向推进“人才强市”政策,全面提升各方面人才来丹留丹体验感、获得感、归属感,打造全市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良好氛围。

上一条:“草莓夫妻”的“莓”好生活
下一条:九曲河枢纽船闸去年安全通航船舶55465条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